导读:很多人在购买重疾险的时候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当然很多人对于重疾险应该会有误解,因为很多人认为重疾险是所有的疾病都有保障的,但是其实并不是,那么你们知道重疾险有哪些错误的理解,又有哪些误区要避免,那么下面就为大家推荐《重疾险应该要避免误区,重疾险误导人的信息有哪些?》,欢迎阅读。
很多人在购买重疾险的时候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当然很多人对于重疾险应该会有误解,因为很多人认为重疾险是所有的疾病都有保障的,但是其实并不是,那么你们知道重疾险有哪些错误的理解,又有哪些误区要避免,那么下面就为大家推荐《重疾险应该要避免误区,重疾险误导人的信息有哪些?》,欢迎阅读。
重疾险应该要避免误区,重疾险误导人的信息有哪些?
重疾险的三个错误理解
1.重疾险是不是所有疾病都保障?
回答:不是!
重疾险不同于医疗险,医疗险是所有疾病都保障,但重疾险不是。目前市面上的所有重疾险对疾病都有其承保范围。一般情况下,保障保险合同约定的几十种甚至上百种重大疾病。
重疾险的疾病的规定意味着:只有发生了相关疾病,保险公司才有可能赔付!看到这里,肯定有不少朋友问小编:
医疗险保障所有疾病,还能保障重疾险中的疾病,还不如买医疗险?医疗险和重疾险都买的话,不就重复了吗?
如果小编是一个不了解保险作用的人,想必也会这么想。
医疗险和重疾险并不重复;如果从购买的优先级考虑,四爷更建议先购买重疾险。重疾险的本质是当你罹患了重疾,符合保险合同,保险公司根据你购买的保额去赔付保险金。至于,你拿着这笔钱用于何处,保险公司无权过问,这是你自己的钱。
医疗险属于报销性质,和社保医保一样,只具有补偿作用。要根据你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去掉免赔额后,再根据报销比例在最高限额内进行报销。由此可以看出,医疗险报销前,是需要被保险人自己先垫付医疗费用的;一般情况下,是被保险人出院后根据医疗发票去找保险公司报销。
重疾险则不同,它是根据你得病的情况。只要达到了保险公司的赔付标准就可以领取保险金,且是一次性给付全部保额的保险金,和你的治疗费用无关。说到底,医疗险和重疾险并不排斥,相反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最好的状态是都购买上。
如果非要购买一种,从优先级上看,更建议购买重疾险。
理由:目前大病的治愈缓解率不低于90%,所以,我们要有钱治病才是真的,都没钱治病,何谈后期报销呢?
2.购买了重疾险,是不是确诊就赔?
回答:不是!
重疾险可以确诊就赔,但并不是所有重疾种类都确诊就赔。有的重疾险保障疾病种类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其实确诊即赔的疾病只有3种,其中包括恶性肿瘤(俗称癌症);其他重疾种类一般要求实施了约定手术或达到约定的某种程度才会给予赔付。
下面小编以银保监会规定的25种疾病种类进行详细的说明:
根据上图小编对各个疾病的赔付条件的疏理,只有恶性肿瘤、严重Ⅲ度烧伤和多个肢体缺失这3种疾病是确诊即赔的;良性脑肿瘤、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瓣膜手术、主动脉手术这5种疾病是实 ???????施了相对应的手术才会给予赔付的;其他的17种疾病都是达到了某种条件才会给付赔付,通常这些条件也代表了疾病的严重程度。
同时,小编查了很多重疾险保障的疾病种类,除去这25种疾病之外其余重疾是由保险公司自主添加的;暂未发现有确诊就赔的疾病,大多还是实施了约定手术或达到了约定状态;当然,不排除保险公司添加了确诊即赔的疾病种类;只是小编还未发现,朋友们如果有发现,欢迎在留言区域补充说明,与大家分享哦。
3.身故保额和重疾保险金是否为双重赔付?
针对这个问题,有两个词大家要特别注意下:提前给付和额外给付。
“提前给付”通常会出现在主险为寿险,附加提前给付型重疾险的产品中。提前给付的作用是可以先获得重疾理赔款,从而用于治疗重大疾病。但实际的赔付条件并不简单。
比如:
某终身寿险附加重大疾病保险
提前给付的赔付条件是:将寿险身故的保险金提前拿出,用于理赔重大疾病。但当主险合同(寿险)的保额提前用完时,合同终止,之后身故也是无法获得身故保险金的。更直白的说:这类保险是重疾险和寿险共用一个保额。而额外给付通常出现在轻症和重疾险的赔付中,不占用重疾险保额。
比如:马大姐购买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险,重疾险保额30万,轻症保额为25%。当马大姐不幸得了轻症,那么马大姐可以得到的轻症保险金是7.5万;重疾合同不受影响,后面马大姐得了重疾,仍然可以拿到30万的重疾保险金。
目前,所有含身故保障的重疾险,都是提前给付型;也可以这么说:重疾险和身故只赔付一次,用户也只能拿到一次重疾/身故保险金。
重疾险要避免的六个误区
误区一:保障疾病种类越多越好
顾名思义,重大疾病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经办的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脑溢血等为保险对象,当被保人患有上述疾病时,由保险公司对所花医疗费用给予适当补偿的商业保险行为。根据保费是否返还来划分,可分为消费型重大疾病保险和返还型重大疾病保险。
因此,不少消费者会想当然的认为,保单上列明的疾病种类越多,保险的保障范围更全面,保费花的也就越划算。
需要明确的是,保监会对保险产品中的重疾定义是有严格规定的。根据监管要求这6种保障:癌症、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终末期肾病这6种核心重疾。另外,行业重疾定义还规定了另外19种较常见重疾的定义,组成最常见的25种重疾组合,这是目前市面绝大多数重疾产品提供的基本覆盖范围。无论你在国内哪一家保险公司购买了重疾产品,这25种重大疾病都会包含在保障范围之内。
覆盖了25种最基本的重大疾病,保障到底够不够?某保险公司健康险事业部高级产品经理李哲分享了这样一组数据:“市场上这么多重疾险,理赔发生率最高的是癌症,占比高达60%”。进一步考虑到保监会规定的上述6种疾病,这6种就占据了理赔比例的80%,要是把保监会规定的这些病症全部统计起来,按照李哲给出的数据,就已经占到了理赔比例的95-98%。
众所周知,保障种类越多,保费也就越高。当消费者过分追求保障疾病种类的数量时,则必须为一长串发病率极其微小的疾病买单。
误区二:保额越高越好
确实,网络上“一病回到解放前”、“卖房看病”这样的案例让人们看到了因病致贫可能会给一个家庭带来多大的伤害。然而,保险专家提醒:“虽然高保额的重疾产品能够给一个家庭在被保险人不幸出险时带来更大的经济慰藉,但是在缴费过程中,成正比的高保费同样也可能给家庭带来负担。”
上述专家建议,消费者可以根据年收入水平,以及被保险人的收入对家庭总收入的贡献度来确定重疾保额。
比如,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人群,建议重疾险保额选择10万元至20万元;年收入在12万元至30万元左右的人群,建议重疾险的保额至少达到30万元。而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被保险人,特别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建议保额50万元,保证家人生活品质不会因病严重下降。
误区三:不差钱时把保费一次交完
保费的交费方式有:期缴和趸交两种,一种是长期的,一种是一次性交完的。
而保险的缴费比较特别:缴费期限越长,每年交的保费就会越少。因此,从经济角度来考虑的话,期缴更划算。另外,如果在这漫长的缴费期内不幸患重疾,就能获得赔付,保障不变但缴费可以停止。
误区四:随时买重疾险都一样
毕竟保险消费也是一笔支出,对于很多初出校园还没有积蓄的年轻人来说,目前正是身体健康的时候,到底要不要买重疾保险呢?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健康险的保费支出与投保年龄是成正比的,保障责任相同情况下,年龄越大,保费越高。这是出于保险公司风险控制的考量,被保险人年纪越大,其罹患疾病出险的概率也就越高。
因此,购买重疾保险建议越早越好。一般来说,20—35周岁是购买重疾险的最佳时期,保险公司一般不接受60岁以上的投保人。
虽然,如今有保险公司专门针对老年人发售特定的健康保险产品,但从保费方面计算,老年投保人的保费较高,因此越早投保越合算。
误区五:带分红性质的重疾险更好
很多人不买保险的原因无外乎觉得如果没有得病,保费就打了水漂。正因为人们的这种心理,保险公司推出返还型保险,所以很多人认为带有分红性质的返还型重大疾病保险更好,是不是这样呢?
重大疾病险分为几个种类:一类是消费型,保费具有不返还性;还有一类储蓄型大病保险,有的会定期分红。专家说,偏向于分红型重疾险是没有必要的,购买保险主要是为了获得保障,不要本末倒置了,而且分红型重疾险保费高,消费型重疾险在保费相同的情况下,保障更大。
误区六:香港重疾险性价比高
有人要说了,香港保险保障疾病的种类更多,保费却便宜,那为何不去香港买保险?
以近日在香港卖得较为火爆的某外资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为例,它是52种重疾,47种轻症,还有6种绝症,而绝症甚至包含了被保险人的终末期也就是临终关怀,这样加起来共105种保障。而统计数据显示,香港保险的同保额保费一般处于内地保险保费的70%~80%左右。
以上就是关于重疾险的误区以及舞蹈的信息介绍,相信很多人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后对于重疾险的误区以及一些误导的信息都能够有一个重新的理解。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若有不妥,请告知,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352053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